Photos & Video: Suzuki Production
YouTube這東西真好,一直想重溫的1990年澳門東望洋大賽,最近在無意中找到。那年的東望洋大賽確實超級精彩,由當時已45歲的日本房車賽「大哥大」長谷見昌弘(Masahiro Hasemi)駕駛的日產R32 Skyline GT-R,遠遠拋離當時得令的福特Ford Sierra RS Cosworth,在贏到開巷的情況下輕取東望洋大賽冠軍。 |
|
Michael嘅招牌pose,70、80後車迷一定記得 |
|
[Youtube]http://youtu.be/SL-VNsbuQlE[/Youtube] |
|
未巿販,先興奮 當時其中一位擔任賽事旁述的呂米高(Michael Lieu)話:「嘩!呢款車嘅四輪驅動系統極之先進,就算賣七、八十萬都值!」事隔近25年,我問Michael:「真係咁值嗎?」他笑說:「因為我當時已賣緊呢款車!」哈哈!明嘅明嘅,賣花當然讚花香。 MenClub邀請Michael再次試駕R32 GT-R,因為他是將這款「日產無敵戰車」帶到香港的第一人。R32 GT-R於1989年8月日本推出前,Michael已經有機會率先試駕,他說:「當時日本的改裝商朋友(東名Tomei*)表示,他們已有樣板車到手,準備用來開發R32 GT-R的改裝零件,歡迎我到東京試車。」「去到東京,對方俾條車匙我,『就係呢㗎嘞!』,哈哈,那個年代,當然會在首都高『片吓』試吓極速啦!」
*東名Tomei由日產廠隊車手鈴木誠一於1968年成立,一直與日產關係密切,80年代末更曾被NISMO委託開發三級方程式賽車引擎 |
|
GT-R NISMO限量生產,當年日本本土供不應求,但Michael在日人脈廣,成功爭取10部輸港 |
|
_!起步咁慢嘅! Michael所試的,是日產為符合全日本房車賽型號認證(Homologation)所限量生產500部的GTR NISMO,他仍清楚記得駛上公路後的首個感覺:「_!起步咁慢嘅!唔去嘅!因為Turbo只set到0.7 bar,個boost好低,而且配大turbo,結果起步反應好慢,雖然成部車好順。後來當部車行咗幾千里break in之後,決定改動wastegate actuator,內裏有個breathe control valve控制boost pressure,只要改配一個類似機械式放氣『水喉掣』,立即可將增壓力增至1.0 bar,加速表現即時唔同晒,後來再加大至1.1 bar,直情好似火箭!(編者按:R32 GT-R原裝電腦當感測到增壓力達1.2 bar即自動cut油)(Michael,筆者和這部R32的車主一齊大笑)」
Michael補充:「好多人改R32 GT-R,改電腦,將點火timing校快,咁樣係好危險。其實只要改動wastegate actuator同保留原廠嘅airflow sensor,已經可以將最大馬力增至約350至400匹。Airflow sensor感應多咗空氣,畀多啲油injector,直至injector冇時間pulse,咁樣改,好安全。」 |
|
R32 GT-R推出不久,日產總廠製作了一套約10分鐘的英語短片,宣傳當時最新日產汽車的駕駛樂趣,在國際車展及海外銷售網絡的陳列室播放,唯片中的R32 GT-R仍是JDM,未有出口,讀者可以睇到當年日產試車員如何激劈Nurburgring北圈 [Youtube]http://youtu.be/_qJyVmylkQY[/Youtube] |
|
為入32,智鬥運輸署 Michael回憶當年進口R32 GT-R的棘手過程:「當時香港政府只承認美國、歐洲及英國的汽車廢氣排放標準,由於我不是正式代理,廠方(日產)不會向我們發出廢氣紙(廢氣排放檢測報告),而當時香港法例無列明如何處理這類自行入口的日本車。我到日產廠方翻查過R32 GT-R相關的廢排文件,發現其廢排水平(包括NOx及CO2),其實遠低於同期的歐洲標準,事實上,當時日本的廢氣標準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嚴謹。」 Michael初期與香港運輸署交涉多次未果,但他的立場一直很堅定,理由係:「我部車嘅廢排標準明顯比法例要求嘅低,無理由唔畀我出牌。」他續說:「佢哋(運輸署)始終講我哋唔贏,亦恐怕雙方一旦要打官司,勝算極微,最後要求我找一家具政府認證的機構檢驗廢氣水平,倘若報告顯示GT-R符合香港法例要求,即可出牌。」 Michael立即找日本車輛檢查協會(Japan Vehicle Inspection Association,簡稱JVIA)幫手,成功過關。據Michael表示,當時的JVIA要員,不少都是日本政府運輸部門退休後的公務員,而JVIA亦是日本政府承認的中立驗車機構,檢驗進口至日本的法拉利、林寶堅尼,以至其他名不經傳的汽車。 |
|
霸氣!R32原裝金屬車匙 上文提過,R32 GT-R 1990贏得東望洋大賽後,立即成為不少當代香港玩車男的dream car,筆者當年還是「Form 1仔」,只能靠遙望窩打老道環球模型鎮店之寶-FUJIMI 1:12 R32 Skyline GT-R模型發白日夢。Michael話記得當年去中環high tea(好似係已拆卸的希爾頓酒店,長江中心現址),將刻有GT-R徽號的原裝金屬車匙交到酒店職員,立即引起哄動。 呢款車匙,時至今日仍然咁型,有冇興趣搵番部R32 GT-R玩玩? 話雖dream car,但當年的R32 GT-R售價平均由70萬起錶(喂!90年沙田第一城13座中層向河景單位都係68萬咋喎!),真係幾考驗心理關口,畢竟那七、八十萬不是花在保時捷,而是一部日產轎跑,未必個個明白箇中優點。 Michael話當年向他(Promax)購買R32 GT-R的買家,不少均屬賽車手:「佢哋長期有賽車,鐘意快車,亦都識得欣賞真正高性能汽車,而當時嘅皇者,毫無疑問係R32 GT-R,就算歐洲其他辣車,幾大馬力幾巴閉都好,都唔會有呢套咁先進嘅four wheel drive系統,呢個系統係以當年保時捷959所提出嘅四驅理論,再加以改良製成。我好有幸揸過香港唯一一部行貨959(編按:時為1988年,可翻查同年《車主》),兩套嘅四驅系統,感覺幾乎一模一樣。」 |
|
458.Freed.CASIO 筆者對上一次訪問Michael,已是2009年底,當日他接受訪問時還駕著430 Spider。他笑言:「Ferrari其中一個比Lamborghini優勝之處,係車廂按掣唔會同其他車共用,你睇Lamborghini,啲掣來自Audi;我都好唔滿意R32 GT-R套冷氣,啲掣都係來自其他日產車。」處女座嘅呂米高,果然好閹尖。 Michael嫌稅貴,訂咗458 Italia「冇攞車」,但而家好後悔,因為法拉利好可能唔再造自然吸氣V8引擎 Michael睇好458 Italia日後會好值錢 Michael在6年前已講過,棍波車早已過時,他亦表示有近一年冇揸過棍波車,但對自然吸氣引擎亦相當熱衷,「之前訂咗458(法拉利458 Italia),但我冇攞車,啲稅太貴。不過,我而家後悔,早知有就Keep住佢,因為佢哋唔再出自然吸氣V8引擎,第時啲Turbo聲一定唔同咗,458日後一定好值錢。」 Michael話自己要求高,有時幾硬頸,但好嘅嘢一定會堅持,佢20多年來都戴Casio Databank Series,算唔算係擇善固執? 你實會問,Michael而家揸咩車?答案係包你估唔到嘅本田Freed;「整個香港環境都唔適合高性能車使用,最適合可能係七人車。」,呂米高同你講七人車最啱香港,好意外呢!不變的是,他左手所戴的,依然是廿多年仍無變過的Casio Databank 150系列,Michael以前提過「一買就買十幾隻,因為有時玩水上活動,好易整唔見手錶。」 |
|
玩車環境不斷退步 Michael以前鐘意玩車,所以進口日本版汽車;近十多年,他愈來愈熱衷水上活動,駕駛遊艇及高速橡皮艇,其公司Promax的業務焦點也由車變做船。「車賽得耐玩得耐,真係厭咗少少,想贏嘅亦贏過晒,而家想玩啲可以令我自由去邊就去邊。我以前經常賽車,完咗賽事會揸隻快艇出海,舒緩晒之前嘅壓力。喺香港玩車已經唔可以再有進步嘅境界,已經一路一路退步,轉眼可以冇晒15分,但香港大部份水域都無速度限制(除了海港及個別海灘),我哋賣嘅高性能橡皮艇,幾似越野賽車,喺大浪揸,會跳起,landing同過彎要控制得好,考你駕駛技術⋯⋯」聽到我好想試吓。 |
|
1988年,出戰世界越野錦標賽(WRC)美國華盛頓州分站,成為首位在該賽取得分數的香港人,詳情參看以下網址:http://www.ewrc-results.com/final.php?e=2471&t=Olympus-Rally-1988 |
|
mute機睇澳門大賽車 年多前有網民在某討論區出po,話近年每逢有澳門大賽車都好懷念呂米高講賽車嘅日子,又話香港賽車評述界後繼無人。我將網民心聲轉告Michael,佢話:「我唔係特別鐘意『講賽車』,做賽車旁述,因為當年一大班賽車嘅好朋友去澳門,有時大家揸隻船過去,嗰時好開心,電視台嘅朋友叫我玩吓,就係咁開始。」 可能我頑固,不願接受新一代的澳門大賽車評述員,所以近年我都mute住睇直播。 始終,都係呂米高最好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