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MenClub John Chan  圖:互聯網
POSTED ON 28 Jul 2015

根據非官方數字,香港近年賣出嘅新車(乘用車),有93%配自動波箱。如果你揸過或正在揸緊歐洲品牌嘅自動波車,部車嘅波箱好大機會來自德國波箱製造商ZF。ZF其實係德語「齒輪工廠」Zahnradfabrik(Gear Factory)嘅簡稱。

ZF行政總裁Stefan Sommer提醒,要諗吓波箱波段競賽是否make sense

自動波箱構想早喺1904年出現,當時喺美國已有零星嘅試作品,亦有攪拌機工程師想到以離心力原理製作扭力轉換器(Torque Converter)嘅雛型。幾年後,福特曾在T系列配半自動2前速波箱,但始終未成氣候。二十年代,英國有工程師深入研究及改良扭力轉換器,踏入三十年代,德國開始有車廠量產自動波箱,但距離廣泛應用仍有頗長日子。

直至1939年,美國通用汽車推出以油液作動力傳遞媒介嘅行星齒輪自動波箱,該款波箱被視為今日自動波箱真正雛型。

1939年美國通用汽車發表嘅4前速自動波箱Hydra Matic

二次大戰後初期,全美國自動波車數量只佔全美汽車總量嘅5%,但到1965年,已超逾90%。睇睇歐洲,隨著歐洲區內高速公路數目急速擴建,巿場對自動波汽車需求日增。西德平治喺1961年宣布自行研發自動波箱,並喺代號W112型嘅四門中高檔房車車系上使用。

ZF第一款乘用車自動波箱3HP12

六十年代初,當時仍主力製造貨車波箱嘅ZF,有兩名董事局高層,決定加入開發乘用車自動波箱行列。相比平治、美國汽車業Big Three(福特、佳士拿、通用),以至美國當時著名汽車零部件生產商Borg Warner,ZF絕對係「外行」兼新豬。ZF喺1965年,發表名為3HP12嘅3前速自動波箱,供寶馬及標誌(Peugeot)使用。

寶馬2000C轎跑喺1965年率先採用ZF三前速自動波箱

留意早年ZF自動波箱閘設計,最底係P波,對上係後波,之後先係N波,咁嘅編排,其實有一定風險。

七十年代,汽車界仍然以三前速自動波為主,1978年面世嘅保時捷928,最初期只配3AT(來自平治),大哥,240匹嘅車,配3AT,好玩極有個譜。 ZF喺1978年,有個大膽想法,決定將電子系統引入自動波箱,當時唔少人反對,認為電子系統未夠可靠耐用,不過,想轉波更快更順,電子系統係不可或缺。1982年,ZF正式邁向四前速自動波年代,推出配電子系統嘅全新系列4HP。

奧迪A8前身-Audi V8四驅房車車系嘅四前速自動波箱,內置前差速,當年嚟講,相當先進。

1990年,ZF推出配更強感測功能電子系統嘅五前速自動波箱-5HP。5HP可以根據汽車爬坡斜度,又或有否拖動掛接車輛(例如流動汽車屋),自行跳到最適合波段。ZF嘅5前速自動波箱技術,到1997年又有突破,可供中置引擎佈局車輛使用嘅5HP系列面世,被應用到第一代Boxster。

保時捷第一代Boxster

踏入千禧年不久,寶馬最先採用ZF嘅六前速自動波箱-6HP。2007年率先發表全球第一款8前速自動波箱,並應用於2008年底發表嘅新7系。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,巿場愈來愈睇重減排慳油汽車技術,ZF喺2011年公布世界首台9前速自動波箱-9HP。9HP最厲害係可以橫置放喺引擎艙下方,夠晒慳位。

寶馬與ZF關係密切,好多ZF新款波箱都率先畀寶馬使用

瑪莎拉蒂自2006年左右轉用ZF六前速自動波箱後,車系整體評價大有提升

最新嘅積架車系,指定以ZF 8前速自動波箱為傳動系統骨幹。

越野路華Evoque配用ZF九前速自動波箱

咁究竟再發展落去,自動波箱會唔會去到15或20速?ZF行政總裁Stefan Sommer去年講過,九前速理論上係極限,但冇嘢係搞唔到,佢建議業界要想想邊際回報遞減定律,同埋再多啲波段係唔係make sense,而ZF內部亦有聲音認為,再喺波段數目上競賽,只係純粹從巿務策略上出發,而非基於機械工程原因。

OK!明晒!

ZF由乘用車自動波箱行外人,變成專家,發展歷程殊不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