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輕自動車(K-car)在港沒太大發展空間,一來稅制沒優惠,二來斜路多,不利輕自動車發展,但是愛它的人還是很多,而且不惜從日本運來,以今次試駕的鈴木Spacia Gear為例,到港連稅便要廿多萬元,這口價當然有很多選擇,但要像Gear般這麼多收視,就只有這一部! | |
在日本有不少好玩和可愛的輕自動車,但要數近期最多人留意的一定是這部Spacia Gear,因為大玩戶外風,同級中較少有類似設計,因此不少人都想買,亦有不少車行都想入,不過眼前這一部不是唯一,據知本地也有兩三部,黑白配就只得這一部。 或者你會說買得Spacia Gear,怎不買搶眼黃色或軍綠色?但是顏色喜好,各人不同,你咁鐘意黃色,大可以自己入一部,完。其實除了黃色,Spacia Gear本身也有不少搶眼車色,而且部份顏色更是two-tone設計,配合車身各主要部件的黑色設計,所以難怪它會如此受歡迎。 其實鈴木一直專注在輕自動車市場上的發展,成績有目共睹,不計成名作Wagon R,現行的Hustler、Lapin、Jimny等,都在市場上估有一定比率,所以今次推出走戶外風的Spacia Gear自然受大眾關注。加上如剛才所說,將車身上各主要部件用上黑色塗裝處理,再配襯鮮艷車身顏色,成功在輕自動車市場贏得漂亮一仗! |
|
所有Spacia Gear的輪圈都是黑色的,與車身的其他主要配件看齊。 | |
採用雙電趟門設計,用來接送小朋友返學就更方便,唔怕開門撞到隔離部車。 | |
尾門開啟邊沿直至尾泵把,提取行李就更容易,如果有埋腳踢開關或電尾門就仲正。 | |
Spacia Gear本身有8種車身顏色選擇,其中5款是two-tone設計,亦是最搶眼的5款顏色。 | |
車廂布局有別以往輕自動車的粗枝大葉,留意前座採用walk-through設計,同時另設中央手枕。 | |
表板設計簡單,勝在易讀,另設混能工作顯示表,幾時做咩一目了然。 | |
前座乘客手套箱有3個之多,並設有獨立杯架,細心度完勝。 | |
座椅物料採用防潑水設計,易於處理,而且以橙線縫製,既靚仔又實用。 | |
多數的輕自動車都不設前後冷氣,為解決後座冷氣不足問題,車內特設風閘,導引前座冷風至後座,當天實測夠涼。 | |
後座車窗設有原廠活動窗簾,貼茶紙的錢都慳番! |
|
既然是輕自動車,引擎排氣量只有600cc,Spacia Gear也不例外,三缸DOHC 12V設計,跟港版Hustler一樣的R06A編號引擎,不過就多配同樣港版Solio一樣的有ISG系統,即是多加一具摩打的Mild Hybird系統,目的是停車熄匙時提供起動力,並為車內電器提供電力,所以跟Prius一類的「大Hybrid」有所不同,純料為慳油而設,而Spacia Gear的慳油表現是25.6km/L。 至於表現方面,一貫輕自動車反應,符合到日常路面交通需要,雖然只配CVT波箱,但軚盤後方設有手動轉波撥片,拖波入彎幾有用。另外,由於要在有限車身空間,提供無限的車廂容量,所以四個車輪都盡量後車身四周伸展,因此它的操控表現尚算穩紮,即使車身較高,但仍然可以接受,相反若將它看成是Swift Sport就太高估自己同部車! |
|
同村兄弟 | |
Gear就是從部二代Spacia演變出來,大體車殼都是一樣,不過普通版Spacia就行fun car路線,望上去好可愛,適合女生駕駛。 | |
至於Spacia的跑版就是這款Custom版本,造型明顯較普通版或Gear惡得多,而且也多了電鍍裝飾,合後生仔需要。 | |
引擎:L3, DOHC, 12V, Turbo, ISG 排氣量:658cc 馬力:64ps/6,000rpm 扭力:10.0kgm/3,000rpm 傳動:無段變速 驅動:前置引擎;前輪驅動 制動:通風碟(前);鼓式(後) 懸掛:麥花臣(前);扭力桿(後) 尺碼:3,395 × 1,475 × 1,800mm 軸距:2,460mm 車重:890kg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