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ON 28 Oct 2014
被喻為平治(Mercedes Benz)在過去40年最成功的中型車系(Medium Mercedes Class)--W124型(下簡稱124),將於11月踏入30周年。 | |
124由1984年生產至1997年,總產量超逾270萬部,分別有四門房車、六門長陣、雙門轎跑、旅行車及開篷車等款式。124停產至今近17年,在平治Young Classic巿場仍廣受愛戴,好大程度上與其耐用可靠性,以及容易維修有關。當年平治總裁曾經以「overengineering」形容124,可見其設計及製作之認真。 | |
124在外形上的突破,震撼當年車壇,平治設計部主管Bruno Sacco及兩位落手落腳設計的Joseph Gallitzendorfer及Peter Pfeiffer居功至偉。124的流線形車身平均錄得0.29 Cd至0.30 Cd,部份後期型更低至0.26 Cd,如此優秀的氣流動力設計,為124有效降低耗油。 | |
另外,124型的手撥設計亦開創新局面,偏心式水撥設計能清潔擋風玻璃達86%的面積,而自熱式擋風玻璃清潔噴咀亦列作標準配搭,這些在今日看似理所當然的設計,在當年都屬劃時代新科技。 | |
1985年,平治為124車系加入旅行車版本Estate。當時的Estate而配備多連桿液壓level control懸掛系統。124型旅行車一直備受日本、香港歷代潮人愛戴,黑色車身debadge的設計比比皆是。2年後,廠方追加轎跑版本,當時的300CE-24與同期的R129型SL開篷跑車,均被港人視為「Ben跑」。124轎跑車的軸距較四門房車短850mm,有較動感的身段比例與操控。1989年,已有五歲的124首次facelift,同時加推長陣版,長陣版由平治與合作關係緊密的Binz聯手開發,軸距比普通四門版足足加長達80cm。在MPV還未普及的九十年代初,擁有三排座椅的長陣124廣受全球知名酒店採用。 | |
124轎跑在1990年進入新階段,廠方在同年巴黎車展發表稱為500 E的高性能版本,配一台5公升V8 DOHC 32活瓣引擎,最大馬力326匹。0至100km/h加速為5.9秒。懸掛方面,離地距比一般124轎跑矮23mm,而後懸掛亦配備液壓高低調校。500 E是少數「外判」予其他車廠代工的平治高性能汽車,此車在保時捷生產線製造。 | |
1991年,平治為124加推開篷版本,填補自1971年停產W108型四門開篷車的空缺。相對轎跑版本,開篷版需要更多補強部件,車重因而上升了130kg,另有約1000個零件需重新設計。一如R129型平治SL,124型開篷都設有安全rollover bar,當系統感應到車身傾側至若干水平,rollover bar可於0.3秒彈起,避免乘客頭部直接著地。 | |
平治的四活瓣技術發展步伐相比日本對手遲,但自89年於300CE-24的3公升引擎應用四活瓣技術以來,耐用評價好壞參半,經過三年多改良,終於在1992年9月趁全線引擎系列更新,於四汽缸系列引擎採用四活瓣技術。而五、六汽缸柴油引擎亦於1993年追加四活瓣設計。四活瓣設計有效減省燃油消耗達8%,而廢氣排放物亦減少達30%。 | |
1993年6月,124跟隨廠方處理S-Class及C-Class的命名手法,易名為E-Class,而型號與級別的數字配搭方法亦隨之轉變,昔日以E代表電子燃油噴注系統,又或以D代表柴油引擎的方法不再,因為當時已再無採用化油器的124,至於柴油版則追加「Diesel」或「Turbodiesel」字章。 | |
不過,上述命名手法不適用於124終極轎跑E 60 AMG。此車配6公升M 119型V8自然吸氣引擎,最大馬力381匹/5600rpm。而E 36 AMG的最大馬力亦調升至272匹,此車配3.6公升引擎,該款引擎改良自M 104型的3.2公升直六機器。 124房車在1995年8月正式停產,旅行車繼續生產至1996年。不過,平治依然以CKD形式,將E 250 diesel及E 220房車在德國以外生產,直至1996年,而124 Convertible更生產至1997年。 |
|
總計13年生產期,各個124車型生產數字如下:
|
|
英國汽車電視節目《Fifth Gear》曾對W124型旅行車施以酷刑,畀少少時間睇睇呢款平治有機硬淨 [Youtube]http://youtu.be/-bIV_hHPAFQ[/Youtube] [Youtube]http://youtu.be/tRKhKKdXIl4[/Youtube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