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ON 10 Jan 2020
輕自動車(K-car)是日本獨有的市場產物,其出現過程可從兩方面來看,一是戰後經濟蕭條,為了便利人民出行,所以車廠紛紛推出超小型汽車以應付需要,此情況在其他前軸心國中(德國及意大利)亦曾出現。其次是土地問題,隨著經濟漸上軌道,交通擠塞問題亦逐漸浮面,同時經濟起飛所帶來的後遺症-買多一部汽車,亦成為不少家庭的考慮項目,因此輕自動車自1949年推出以來,一直是日本其中一款最受歡迎的車種,而且發展至今已賣出逾千萬部,所以勿以小而輕視!
至於何為輕自動車?根據全日本輕自動車協會連合會的規格介紹,凡車長3.4米以下、車闊1.48米以下,以及引擎排氣量不多於660cc,皆視之為輕自動車。這是1998年10月實施的目前最新規定,但是早在輕自動車的草創時期,即是1949年的輕自動車規格,長不逾2.8米,闊不過1米,引擎排氣量只有100cc或150cc兩種。現在我們就坐上時光機,看看70年來輕自動車的發展:

黎明時期(110/150cc)

1949年7月,日本運輸省就戰後經濟展,將第36號「車輛規則」第3條第2項條例進行修改,將自動車(即汽車)分為四種類型:輕自動車、小型自動車、普通自動車和特殊自動車。其中,輕自動車一詞正式走上歷史舞台,而在此規定下的輕自動車有以下準則:

• 長度2.8米以下、闊度1.0米以下、高2.0米以下

• 四衝程引擎排氣量不逾150cc、二衝程引擎排氣量不逾100cc

• 車輪數目不限,只規定車身尺寸及引擎排氣量


草創期(200/300cc)

1950年7月,日本有關部門再次就輕自動車規定作出以下修改:

• 四輪車的引擎排氣量不逾300cc、二輪車(即電單車)的引擎排氣量不逾200cc

• 長度3.0米以下、闊度1.3米以下、高2.0米以下

另外,在此標準內增加了四輪(即現今的輕自動車)、三輪(小型三輪車)和二輪(即輕電單車)。


普及前(240/360cc)

1951年8月,運輸省為「道路運送車輛法施行規則」再次進行修改,規定四衡程引擎排氣量為360c,二衝程引擎排氣量則為240cc。同年,Auto Sandal前身中野自動車工業推出原型車進行測試,全日本第一部輕自動車便正式面世。

網上圖片)
1952年,中野自動車工業正式改名為Auto Sandal輕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,並於翌年(1953年)開始大規格生產FS型輕自動車(上圖),該車搭配240cc兩缸二衝程引擎,最大馬力10匹,配3速波箱,極速有60km/h。
(網上圖片)
位於橫濱的日本自動車工業(即後來的日本輕自動車)於1953年開始生產名為NJ的輕自動車(上圖),該車採用後置引擎後驅布局,配358cc的V2風冷四衝程OHV引擎,最大馬力有12匹,最大扭力2.0kgm,極速有60km/h。

大車廠介入(360cc)
1954年10月,運輸省再就輕自動車規例進行修改,將四衝程和二衝程引擎的排氣量劃一規定為360cc。同年,Auto Sandal結束汽車生產業務,累計生產二百部。
鈴木於1955年推出第一代Sunlight(上圖),亦是車廠第一部生產的汽車,該車採用前驅設計,配搭360cc的風冷兩缸兩衝程引擎,馬力輸出16匹,扭力3.2kgm,最高速度有85km/h。經過逾10年發展,該車終於在1968年正式停產。
1957年8月,大發推出第一部輕三輪車,取名為Midget(車型為DK/DS,上圖),單座位、無門、有篷頂設計,加上設有尾斗,是當時極受歡迎的中小企運輸工具。該車採用一台249cc單汽缸風冷引擎,最大馬力只有8匹,但由於車身極輕巧,所以最高速度可達60km/h,而且耗油低見28km/L。後來廠方於1959年推出北美版本(車型為MP),採用雙圓燈左軚設計,配新開發的ZD型引擎,排氣量增至305cc,馬力輸出提升至12匹,該車最後於1972年停產。另外,大發於該車停產24年後的1996年推出了第二代Midget,採用四輪設計,最後也於2001年停產。
富士於1958年3月推出一代經典的360型號(上圖),由於當時市場上的輕自動車僅有鈴木的Sunlight,其餘小型車廠的產品多為試作型號,所以富士決定生產一部可坐4人的小型汽車,而為了解決車廂空間問題,廠方決定將排氣量360cc的兩缸風冷引擎放置於車尾,並採用後驅布局,馬力輸出由初期的16匹,至停產前的20匹。由於該車外形討好(至今仍然好睇),所以甫推出市場即廣受歡迎,12年間的累計銷量接近四十萬部。翌年(1959年)萬事得和三菱相繼推出輕三輪車-K360(5月)和Mizushima(10月)。
1960年5月萬事得推出第一部輕自動車-R360上圖),當時被視為第一部輕自動車中的跑車型號,採用雙門四座位布局,配360ccV2四衝程引擎,馬力輸出有16匹,並提供4速手波和2速自動波兩款選擇。另外,該車定價比富士360還低,所以未正式推出市場前,已收到逾四千多張訂單,其中單是1960年一年便賣出逾兩萬部。不過論實用性,R360的車廂空間始終不及富士360,所以到1969年停產僅賣出不到七萬部。
1961年4月採用四個車輪的三菱360(上圖)正式推出市場,初期只有商用車版本,分尾斗pick up和旅行車兩種。採用四座布局(旅行車版本)的360搭配一台360cc的二缸兩衝程引擎,馬力輸出由最初的17匹至後來的26匹,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輕自動商用車。
1962年2月,萬事得推出第二款輕自動車-Carol(上圖),本來車廠已有一款在市場上十分矚目的R360,但由於是雙門設計,致使(車廂)空間有限,所以未夠親民,因此車廠便推出了有四扇車門的Carol。雖然如此,但Carol仍有先天性不足的問題,就是車廂空間仍然不足,再加上競爭對手實在太強關係(富士360和日後推出的本田N360),所以銷量未算突出。
1962年3月發表的Fronte(上圖),是鈴木第二款推出的輕自動車,初期以Suzulight Fronte TLA之名推出市場,其利害之處在於上市頭一年便賣出二千多部。採用前驅布局的Fronte,搭配一台360cc的兩缸二衝程引擎,馬力有21匹。另外,該車亦於翌年參加了首次舉辦的全日本格蘭披治大賽(C1組別),並奪得分組第一名,同時更創下最快單圈成績紀錄,當時速度達90.7km/h。該車最後於1989年停產。
(網上圖片)
同年(1962年)10月三菱推出第一代Minica(上圖),以三菱360底盤開發出來,所以初代搭配同樣的360cc兩缸二衝程引擎。該車後來一直發展出八代,最後於2011年才正式停產,並由最新的eK系列正式取代其位置,算是其中一款長青的輕自動車。
對於本田迷來說,一定要記得這個日子:1963年6月,因為該月本田推出了第一部自己生產的汽車,就是上圖的T360輕自動商用車,比S500跑車早了足足四個月面世。T360除了是本田第一部生產的汽車之外,更搭配了從未生產的S360原型車的360cc四缸DOHC引擎,馬力輸出達當時最高的30匹,扭力有2.7kgm。不知你知不知道,T360的後繼車Acty,原來到今天還可以在日本買到!
1967年3月本田推出的N360(上圖),可算是輕自動車中的核彈,因為車廠一直只販賣S系跑車和T系商用車,但反應一直麻麻,直至1966年第13屆東京車展上展出這部N360之後,銷量才有明顯增幅。採用兩缸四衝程風冷引擎的N360,馬力輸出有31匹,極速更高達115km/h。在此之前的輕自動車引擎多為兩衝程設計,馬力輸出普遍不高,頂多都是廿匹左右,所以當N360宣稱有31匹馬力時,的確技驚四座。或者正因為這個原因,N360在上市不到兩年時間便賣出逾25萬部,而該車的累計產量更達65萬部以上,誠為輕自動車史上的一個傳奇!
1969年8月,富士推出360的接替車型-R-2(上圖),造型上保留360的神髓,但車身就沒那麼圓渾,加上軸距延長了120mm,因此令車廂空間得到大大改善。另外,R-2原本只計劃生產雙門型號,但後來追加了實用性更大的三門掀背版本,而且360cc兩缸二衝程引擎在使用風冷系統時,馬力只有30匹,但後期改用水冷系統後,同一結構下馬力增至32匹。
1970年4月,鈴木又出手了,今次是輕自動車史上第一部四驅越野車-Jimny(上圖),其實嚴格來說Jimny非鈴木原創,因為它的雛形是Hope Motor於1967年設計出來的Hope Star ON型4WD概念車,不過未正式量產前,車廠已將它「賣斷」予鈴木,因此才有今日的Jimny。
(網上圖片)
1970年10月推出的本田Z(上圖),是一部雙門兩座位布局的掀背運動化取向的輕自動車,360cc的兩缸二衝程風冷引擎,可以發出31匹馬力,除4速或5速手波外,還有2速自動波可以選擇。另外,Z還有高性能版本,馬力輸有36匹之多。
同年6月本田推出N360的後繼車Life(上圖),該車擁有多種車體選擇,除雙門外,還有四門掀背和三門旅行車,實用性比N360更甚。該車配備360cc兩缸四衝程水冷引擎,馬力輸出有30匹,最高速度可達105km/h,0-100km/h加速要34.9秒。另外,車廠於翌年(1972年)推出Life Step客貨車和Life Pick up兩款商業用途貨車。
萬事得自Carol於1970年停產後,終於在兩年後(1972年)「復出」﹐發表了一款名為Chantez(上圖)的輕自動車,該車最大賣點是長軸距,在雙門車體下擁有長達2,200mm的前後軸距,使它成為同級輕自動車中最長。至於引擎配搭方面,360cc水冷兩缸二衝程設計,最大馬力有35匹,不過該車最後只生產了四年,於1976年正式停產。
同一時期,富士也推出了R-2的後繼車-Rex(上圖),造型不再如R-2般堅持360元素,反而參考了早一年推出的Leone線條來設計(Impreza前身),所以看起來比較富運動性。雖然外形不像360或R-2,但保留了R-2的後置水冷引擎和後驅布局,而且頂級版本更配前制動碟裝置。
つづく